足球比分,足球直播

图片

湘阴 内联外通 万里坦途

来源:岳阳日报2024-10-23
浏览量:1|| | ||

  湘阴湘江大桥。

  大道向前,湘阴交通飞驰发展。

  2003年9月—2010年5月,湘阴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柳林江大桥先后竣工通车,连接东西乡镇、湘资两水,结束隔河相望的历史。

  2015年10月,芙蓉大道北拓拉通至湘阴县城,湘阴与长沙实现无缝对接,正式进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

  2018年9月,岳望高速通车,湘阴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自此终结,正式融入国省高速路网。

  2024年10月,虞公港货运铁路专用线动工在即,建成运营后将结束湘阴“手无寸铁”的历史。

  ……

  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民生得改善,交通来开路。近年来,湘阴县紧扣“大交通”和“高质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重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张立体交通网在湘阴加速编织,逐步构建起集公路、铁路、水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通江达海

  激活县域发展细胞

  交通兴,则城市兴。

  湘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全县围绕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的交通规划,构建了湘阴立体交通格局。

  9月28日上午9时30分,城陵矶港口集团虞公港码头上游泊位进入投产试运营阶段,为正式开港运营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2.48亿元,于2022年12月9日启动建设。

  今年9月23日,虞公港上游码头2个泊位建设及疏浚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实现常年通航5000吨级、丰水期通航1万吨级。

  虞公港背靠长株潭、面朝洞庭湖、直达长三角、辐射粤港澳,位居“一带一部”黄金节点,迎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支撑起湖南高效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承载着中部崛起的使命希冀。

  湘江潮涌,如今,虞公港正将长江黄金水道南移约100公里。以虞公港为核心,以虞公港产业园和金龙产业园为依托的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正在加速建设,湘阴片区的开发进入全面快速推进快车道。

  三湘第一路——芙蓉北路北延线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这条全长120公里的南北向城际交通主干线,连接起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座城市。新修的北延线与虞公港码头连接,内通外联的大格局,将湘阴交通推上新的高度。

  投资约22亿元,全长23.433公里的虞公港铁路,起于汨罗市古培塘站,止于湘阴县三塘镇虞公港区,对推动湘阴“铁公水”三路融合、虞公港多式联运体系加速构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放眼湘江,鼓角声声。铁路与公路齐头并进于虞公港,建成后,将直接通江达海,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将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综合交通枢纽的这一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缩短距离

  构建城乡联通格局

  10月8日上午,家住湘滨镇易婆塘村的傅建良收拾好行李,赶到村口候车站台,搭乘325路公交车进城。

  “现在出门方便多了,一天公交车有四趟,票价也只要10块钱哩!”傅建良年过六旬,谈及公交车进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以往,村民外出求学务工都靠班车,一天两趟,车辆因运营时间长,乘车环境也大打折扣。“车里味道重,人多还挤不动。”傅建良说。

  如何改善村民出行条件?2019年,湘阴县着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建设,致力于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交通便利和福利。

  2023年,湘阴县成功创建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目前共开通城乡、城际公交线路36条,城市公交线路6条,实现全部乡镇及行政村通公交车。同时,还推出旅游专线、校园专线、园区巴士等一批特色公交线路,形成了湘阴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线网架构,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近三年,湘阴县分批次对全县多座候车亭进行提质改造,新增设城乡公交站台百余处。温暖舒适、安全整洁的全新候车环境,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城乡公交一体化,缩短了村民进城的时间,更打通了菜园子直通菜篮子的空间距离。早上5时,杨林寨乡村民老张挎上背篓,下地摘菜。这些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9时前就能端上城里人餐桌。

  “搭车方便,过桥方便,卖菜更方便哩!”老张用三个“方便”总结起现在的变化。“主要是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柳林江大桥三座大桥通车,大家进城近多了。”

  三路通达

  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一条道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为一座城市、一片土地、一方长夜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这样的故事在湘阴频频上演。

  一大早,南湖洲镇志坤米业厂就忙碌起来,包装好的大米随着运输带送到车内,即将发往长沙、娄底。“今天主要发长沙,一车是5吨,平均一天发3—4车。”米厂负责人蔡志坤介绍,相对于之前,这两年销量有了明显提升。

  销量上涨,源于门前的产业路提质改造。2022年,县交通运输局对12.9公里的米刊产业路进行“白改黑”。工期历时三个多月,原本坑洼的水泥路焕然一新。

  道路提质,串联起沿线产业。目前米厂所在的社区已种植60余亩马蹄,亩产约2000公斤,为5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这个国庆,湘阴县鹅形山旅游公路又火了。

  沿着公路一路前行,绕过茂密的竹林,“青山舍”民宿映入眼帘。随着天鹅山旅游公路硬化提质,这家原本无人问津的老房子,成了“香饽饽”,节假日期间更是一房难求。

  景区周边,燎原村赤松茸、金华村香椿、鹅形村黄金笋等农副产品,也依托公路走进千家万户。

  2023年,天鹅山旅游公路获评“湖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带动沿线60余家农家院先后开业,解决了3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湘阴通过打通断头路、突破瓶颈路、修建产业路,推动农村路网由“树状”向“网状”转型,畅通区域“微循环”。

  一路通,百业兴。目前全县完成乡镇通三级公路9.28公里;资源产业路256.87公里;旅游公路10.46公里,农村立体交通网络路网已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全面建成。

  铺的是路,连的是心。路网逐渐完善,如何保障路域交通安全?湘阴县开发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对11家重点源头企业、出租车、公交车、码头渡口等进行监管,3个非现系统、1个治超站也同步运行,有效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一路风景,一路欢歌。看今朝,湘阴大地,高速成网、公路密布、通江大桥架起一座又一座,巨轮也即将从这里远航,综合交通体系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梁焕鑫)